地址:威海乳山市滨海新区(银滩)多福山旅游度假区
TEL:0631-6779277
传真:0631-6779277
邮件:duofushan@126.com
庙会的由来:
相传嶞崮山下有位叫玉秀的媳妇,丈夫在外谋生,公婆有病,都怕冷,烧炕取暖需要很多柴草。有一天,玉秀到嶞崮山上搂草,她用草筢子从悬崖边的松树下掏松柴毛(落下的干松针),不料脚下一打滑,从悬崖上跌落了下来。摔下来的时候,一条黄毯子兜住了她,慢慢的落了下来。毯子上写着“孝感动天,人神共佑”八个大字,是碧霞元君对她孝敬老人的表彰。自此,每年在玉秀坠崖这天,百姓就聚到碧霞元君祠,祈祷天神保佑这位孝顺媳妇,也祈祷保佑自己。嶞崮山庙会会期为四月十五至十八日,四月十五是玉秀坠崖后重生的日子,四月十八碧霞元君的生日,这是为了纪念这一凡一仙两位伟大的女性。
2008年,嶞崮山庙会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点:多福山景区
时间:农历四月十五
简介:
多福山(嶞崮山)传统庙会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胶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每到农历四月十五,多福山下都是锣鼓喧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崛起,庙会的主题更加丰富,民俗活动更加多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关注,逐渐呈现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现代旅游活动亲密结合的发展新趋势。
一、历史源流
多福山庙会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体现着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以及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据现在的碧霞元君祠及其仅存的古老地基显示,多福山庙会起源于元末明初民间对碧霞元君的信仰。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是中国古代道教中的重要女神。结合泰山上有关碧霞宫的早期记载,“明许彬天顺五年(1461)所撰《重修玉女祠记》:‘予自永乐九年(1411)发解山东,还登此山,距今五十有一年。为天顺辛巳(1461),又得陪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康骥德良、按察使王钺世昌同一登览,瞻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神……。’”,可以推断,多福山上的碧霞元君祠基本与泰山的碧霞宫同时期,二者应该同属一脉。
多福山庙会可谓中国古代道教盛行的一个时代产物。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在元末明初时期,胶东沿海地区道教盛行,当时乳山境内就有比较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他曾在乳山讲经布道,广收信徒,自成“全真派”,名噪一时,对后世影响深远。碧霞元君作为道教的神灵,在那时的乳山百姓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民间更是传其“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能保佑农耕、商业、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所以,在明代修建碧霞元君祠以后,十里八乡来此敬香磕头、乞求平安的善男信女数不胜数,进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
多福山庙会的起源与当地百姓代代流传的传说也是密不可分的。据相关考证,最早的“碧霞宫”,为三间屋布局,整体建筑风格采用胶东普通民居样式,内供奉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神像,外有铜制鼎炉供百姓上香祈福。后来,地方百姓筹集资金,募集周边青壮年上山凿石开路,历时数年,建成了碧霞宫。据传,在修建碧霞宫的时候,天上曾显万千彩霞,有人亲眼目睹一位美若天仙、身飘彩带的娘娘在观摩,并以此作为自己在东海的行宫。碧霞宫落成之时,适逢农历四月十五,此后,人们就将此日定为庙会开始之日,每年都有大量信众登山膜拜,烧香祈福。到了明代中期,乡绅潘莲池梦见碧霞元君娘娘托梦,说为了百姓方便祈福,可将山顶行宫迁至半山阳坡的桃源古洞处,因而造就了现在的碧霞元君祠。
多福山庙会一直延续了几百年,但是由于近代战乱的破坏,明清时期的庙宇遭到了严重损毁,加之近代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受“破四旧,扫除一切牛鬼蛇神”的影响,多福山庙会彻底覆灭。然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这座山的崇拜又悄然盛行了。很多村民自发的到山上拜祭,祈祷碧霞元君保佑家人平安,家庭幸福,祈求多子多福。当地一些经营石材的业主,还出资邀请有名气的秧歌队、舞狮队、舞龙队来山下表演,祈福开采石头能够平安无事故,并把农历四月十五定为“石头节”。2003年,当地村民又自发重建了碧霞元君祠,多福山庙会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扩大,并形成了新的规模。近年来,随着多福山景区的开发建设,玻璃福字观景台、飞天魔毯、玻璃漂流、玻璃滑道、玻璃栈道、极速花海、花海、霄龙禅寺等一批新的景点被打造,来此上香祈福和游玩的人数以万计,规模空前。
二、民俗活动
多福山传统庙会延续了近400年的历史,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民俗活动,目前主要分为七大板块:胶东大集、宿山、民俗作品展销、海鲜烧烤、文艺表演、踏青、上香祈福。